欢迎访问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我院梅景辉教授赴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学术报告

作者:周泊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4日点击数:

1017日下午,我院院长梅景辉教授受邀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题为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606号楼6418会议室举行,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报告由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主持。

在讲座开始之前,举行了聘请梅景辉院长担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导师)聘任仪式。

 

讲座伊始,梅景辉院长列举了若干与文化自信相关的历史事件,激发了在场师生的兴趣与思考。通过对历史脉络的分析与把握,他作出了关于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坐标的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中西古今的冲突与融合;二是科学时代的文化发展。随后,他通过引入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概念深刻阐释了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他认为只有在文化上取得领导权才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实现价值观与思想上的统一性。他列举了大量历史与文学方面的案例,深化了听众对文化自信与文化领导权关系的理解。紧接着,他从学术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权具体表现为权利、权力和权威三个维度,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与文化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的交融相关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构建与发展必须形成权威的思想理论和权威的有机知识分子团体,才能够在当前的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处于核心指导地位。最后,梅景辉院长基于对美国学者福山“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反思,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代性功能进行了深入讨论。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根基,而且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与发展。

 

报告结束之余,梅景辉院长还与在场的硕博士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辨析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三个维度——“权力”、“权利”、“权威”之间的区分进行了交流,现场思想火花的碰撞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田芝健教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这次讲座政治性、学理性、针对性强,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学科的前沿问题,需要大家加深研究。他鼓励大家向梅景辉院长学习,学习他勤奋钻研的精神,学习他学术的敏锐性和强大的行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深入思考,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报告结束后,双方围绕合作协议框架,就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周泊然供稿)

上一条: 我院举办“当代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党员大会